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詐騙社會學
Sociology of Deceit & Deception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課號
Soc7083 
課程識別碼
325 M78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318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Soc708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程因為第一次開設,希望能讓研究生多開拓一個新的社會學視野。
這門課程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談論詐騙這種常見的社會現象。
因為詐騙和信任(信賴)是息息相關的現象,所以我們也會同時討論到這種一體兩面的現象。
我們會先從幾個基本概念開始講起,然後對於人類史上的詐騙現象作一番鳥瞰,再轉往社會學理論來討論詐騙和信任的解釋。接著從年齡、性別、自我、愛情、家庭、教育、職業、政治、經濟、文化、語文、宗教和科學等等方面討論其中出現的詐騙現象。
本課程希望學生能主動閱讀指定參考文獻,並能主動在上課前上網找尋相關資料以供課堂討論之用。
 

課程目標
這門課討論詐騙和信任,所以希望我們都能不要詐騙,能夠過認識詐騙的社會現象,深刻體會到人際(師生)關係中信任和信賴的重要性。希望我們師生彼此都能以身作則。
所以本課程既是一門學術課程,也是一門人生課程。讓我們朝向更好的人生邁進。
 
課程要求
這門課有幾個計算學期成績的標準:
一、 認識上課同學的作業:請跟班上修課人數半數以上交談三個自訂的問題,於4月9日繳交。請勿只讓同學填寫問卷,或在網路上交換資料,而要實地做到跟同學面對面交談。
二、 這門課要求學生作一份讀書心得。學生可以在本學期講義中列舉的書單中選取至少一本來閱讀並撰寫心得。擅自找書來充數,恕不計算成績。
三、 本課程可能會因應上課內容而有臨時規定的小作業,例如找出相關的詐騙故事。
四、 以上作業如有更動,會在課堂上宣布。請決定選修的同學務必來上課並注意聽講。請不要找理由敷衍。如無信心可以做到上述要求,請勿選修本課程。
本課程不採取常見的各項作業配分的做法。每項作業不做就以不及格論。
如果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請務必和授課老師聯絡。本課程並無教學助理,希望準備脩課的同學配合。遲交報告一律以不及格論處。不必徒然增加彼此的困擾。
特別強調:本課程嚴禁抄襲。經查覺一律以不及格論處。請各位務必自尊自重。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以下是我推薦的詐騙社會學讀書心得的書單,這些都是以通俗的讀物為主,比起一般學術成果好讀。書單中往往條列中英文的原書和翻譯本,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讀。
閱讀時請注意對比我上課的分析,看看是否有可以相互發揮之處。
請同學在選書時不要擅自作主,而在下面書單中選擇一本或幾本撰寫心得。
1 J. A. Barnes. 1994. A Pack of L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y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約翰‧巴恩斯(John A. Barnes)‧(1994)2002‧《一派謊言:關於說謊的社會學》(A Pack of L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ying)‧潘勛和葉子啟‧合譯‧台北:時報文化‧

2 Paul Ekman. 2009. Telling Lies: Clues to Deceit in the Marketplace, Politics, and Marriage.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Norton
保羅.艾克曼‧2005‧《說謊: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鄧伯宸‧譯‧台北:心靈工坊‧
保罗.埃克曼‧2016‧《说谎:揭穿商场、政治、婚姻的骗局》‧邓伯宸‧译‧北京:三联‧

3 Ian Leslie. 2011. Born Liars: Why We Can’t Live Without Deceit. London: Quercus Books.
伊安‧萊斯禮(Ian Leslie)‧2012‧《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Born Liars: Why We Can’t Live Without Deceit)‧楊語芸‧譯‧台北:漫遊者‧
伊恩‧莱斯利(Ian Leslie)‧2013‧《说谎心理学:为什么不说谎,我们就活不下去》‧杨语芸‧译‧长沙:湖南文艺‧

4 Maria Konnikova. 2016. 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Every Tim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a)‧2016‧《騙局;為什麼聰明人容易上當》(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Every Time) 洪夏天‧譯‧台北:商周‧

5 曼弗烈‧呂茨(Manfred Lütz)‧(2013)2013‧《大謊言時代:媒體、醫學和科學就是這樣操弄我們的生活》(Bluff! Die Fälschung der Welt)‧黃建綸和彭菲菲‧合譯‧

6 Hector Macdonald. 2018. Truth: 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 New York: Little Brown & Co.
海特‧麥當納(Hector Macdonald)‧2018‧《後真相時代》‧林麗雪和葉織茵‧合譯‧台北:三采文化‧第86-92頁‧
 
參考書目
請參考每周進度的講義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課程介紹 
第2週
2/26  詐騙社會學的基本問題 
第3週
3/05  鳥瞰詐騙的人類史 
第4週
3/12  詐騙社會學的相關理論 
第5週
3/19  詐騙與年齡 
第6週
3/26  詐騙與性別 
第7週
4/02  溫書假 
第8週
4/09  詐騙、自我與角色 
第9週
4/16  詐騙與愛情 
第10週
4/23  詐騙與家庭 
第11週
4/30  詐騙與教育 
第12週
5/07  詐騙與職業 
第13週
5/14  詐騙與政治 
第14週
5/21  詐騙與經濟 
第15週
5/28  詐騙與文化、語文 
第16週
6/04  詐騙與宗教、科學 
第17週
6/11  期末考